当前位置: 首页 > 规范资讯 > 正文

聊啥来啥的“偷听式服务”何时销声匿迹?

   时间:2021-10-14 12:25:57

  聊啥来啥的“偷听式服务”何时销声匿迹?

  毛建国

  很多人都有类似这样的经历:刚和朋友聊天提起某款商品,打开手机购物APP后,首页随即出现同类产品的推送广告;刚和家人商量休假打算去某地旅游,某旅游APP马上“奉上”该地最佳旅游攻略……如今,这种“聊啥来啥”的现象让人们在接受“贴心”服务的同时越发感到疑惑:“怎么就这么准?难道是APP在‘偷听’我们聊天?”

  不少手机APP在开启时都会索取麦克风、摄像头等功能的权限,因而很多人以为这是安装和使用APP的必要前提。但很少有人计较,APP索取的相关功能权限到底该有多少、范围有多大,更没有意识到过度索权背后可能暗藏个人信息泄漏风险。

  让人担忧的是,这种“聊啥来啥”的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且似乎有增无减。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随身携带的手机某种程度上成了“窃听器”?

  从技术层面上讲,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APP获得了访问麦克风的权限,就可以在后台运行并监听用户信息,当出现某些特定的关键词时,其就可以记录并上传至服务器,然后再给用户推送相关内容。有的APP还跨平台推送相关信息内容。有专家介绍,目前许多软件都会分析用户的关注、收藏、评论、转发等操作记录,然后用于提供个性化内容。除了APP开发商,互联网服务商也能通过收集用户使用习惯、地理位置等敏感信息,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

  然而有多少人希望自己被过度关注?尤其是推送一些不明觉厉的广告信息?无论具体是哪种情况,上述“贴心服务”都会让人感到不安,这种服务实在有点儿吓人。

  技术本不存在善恶,可如果这样的技术被滥用甚至恶用,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享受了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就得让渡一部分权益。问题的关键在于,任何让渡都应该是有边界、有底线的。即便一些运营商和平台出于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等目的,需要收集一些信息,也应该遵循“最小必要”原则,而不是肆无忌惮地成为一个信息“吞金兽”。

  更让人担忧的是,一些互联网公司在搜集个人信息后,还用科技、大数据、公益等名目包装自己,以此挤兑传统行业或者在资本市场捞取好处,这种现象已经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已于近期正式启动,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依然是此次活动的重要议题之一。约束无所顾忌的心、管住伸向用户的手、尊重用户权益、保证信息安全,这是互联网企业必须做好的事。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是实现行业长足发展必须跨越的一道坎儿。11月1日起,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将正式施行,期待其落实能够让上述“贴心服务”尽快有所收敛直至销声匿迹。 【编辑:朱延静】

X 关闭

精心推荐

Copyright ©  2015-2022 今日建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