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筑专题 > 正文

揭秘长护险 已在全国49个城市试点为失能老人提供生活医疗服务

   时间:2021-10-14 12:25:53

  揭秘长护险 已在全国49个城市试点为失能老人提供生活医疗服务

  苏州市姑苏区95岁老人张家桢无法自己走路,她的老伴则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他们一人住到了护理院,一人选择居家养老。68岁的儿子每天给居家的张家桢送来一日三餐,却因为自己身患冠心病身体不好,没法照顾老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6亿,占总人口18.70%,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此外,九成左右的老年人都在居家养老。

  截至2019年底,像张家桢和老伴这样的失能人员在我国已超4000万人。

  针对失能老人的护理,也引起了地方和国家层面的重视。2012年,青岛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长护险,即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2016年,随着《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上海、成都、苏州等15个首批试点城市拉开了长护险探索的序幕。2020年9月,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增加长护险试点城市。

  张家桢是在2020年7月开始享受长护险服务的,按照苏州规定,享受居家护理服务的重度失能人员,每月可获得服务时长30个小时,中度失能人员,每月26个小时。

  国家医疗保障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3日,49个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参保人数达1.34亿人,累计享受待遇人数为152万人。

  关注1

  “能帮助失能老人,我觉得很有价值”

  10月7日早7点50分,秦姝颖开始提供长护险服务。她服务的对象是住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的90岁老人李淑英。

  “今天的项目是洗头和理发,起床后马上洗头会不舒服,必须让她活动一下筋骨,热热身。”秦姝颖趴在李淑英耳旁大声喊着,让她配合活动肩关节。洗头理发和肩关节被动活动,都是石景山区长护险护理员32项服务项目之一。

  2019年底,88岁的李淑英摔倒后腿部骨折,下半身几乎瘫痪。这是李淑英参加长护险的第一年,也是北京市石景山区进行长护险试点的第一年。

  长护险,即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试点阶段,原则上主要覆盖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

  北京市石景山区医保局长护险试点办公室负责人李强介绍,在石景山区享受长护险居家护理服务的居民,每个月可以获得12个小时的入户服务和1044元的护理补贴。

  秦姝颖是在2019年开始从事护理工作的。她听说上海的长护险培训做得好,学成之后做长护险护理员工资也较高,特意前往上海参加了办学机构的培训。

  在三个月的培训时间里,秦姝颖学到了很多标准化操作。光是轮椅一项就有很大的学问,比如将老人从床移动到轮椅,轮椅一定要保持刹车状态,“你要让老人搂住你的脖子,借力把他扶起来,让他有个缓冲。移动之前一定要询问他头晕不晕,能不能做下一步。”将老人移动到轮椅上之后,安全带一定要扣牢,否则容易栽倒,上坡下坡的时候,要告诉老人或者扶着他贴紧轮椅的靠背。

  秦姝颖记得,她参加的那一期长护险培训有几百人,最后只有30%通过考试。

  长护险实施五年来,苏州市护理员数量已达到2.5万人。据苏州市医保局抽样统计,居家机构从事长护险服务护理员较不从事长护险服务护理员,目前工资高15%左右。

  父亲中风去世后,韩英把原来的工作辞了,成为一名苏州市长护险护理员。父亲中风的时候,国家还没有长护险政策。因为自己工作忙,没办法一直护理父亲,于是把他送到了护理院。去了没半个月,父亲就嚷嚷着要出来。“他说他在那里害怕,没有家人的感觉。”父亲的离世成为了韩英最大的遗憾。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做护理员,我知道这样的老人,真的很需要我们为他们服务。”韩英觉得,能帮助这些失能老人,她很开心,“能帮助他们,我觉得我这辈子很有价值,多少弥补了我对父亲的亏欠。”

  关注2

  “我把失能老人当正常人对待,他们把我当女儿”

  长护险对于各个试点地区来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第一个试点城市青岛的制度一开始主要保障医疗护理,随着试点改革深入,保障内容拓展至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医疗护理以健康管理和维持性治疗为主。生活照料包含长期护理、康复训练、安宁疗护、临终关怀、精神慰藉等61个项目。

  2020年4月,苏州长护险居家护理服务人员在普通护理员基础上新增了医疗护理员。普通护理员负责洗澡、协助进食等居家生活护理工作,医疗护理员则可以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留置尿管护理、压疮预防等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目前苏州市区内平均每天给约一万名失能人员提供长护险服务。

  对于护理员们来说,除了给失能老人提供必要的护理,他们的工作还会为老人带来心理上的慰藉。

  家住苏州吴中区83岁的唐春兰是在2018年开始享受长护险服务的,每月30个小时。此前她已全身瘫痪,但女儿身体也不太好,还要出去打零工,经济压力大,无法全天照顾她。

  韩英作为她的护理员,在长期照顾的默契中,已经能看明白唐春兰的手势和眼神。“她想喝水就会指指自己的嘴巴。我有时候要走了,她会拉住我的手。”

  基本上每四天,韩英都要帮唐春兰换床单,她先把唐春兰的身体轻轻扭转成侧卧,然后把床单的一半卷起来,再从老人身下把床单抽出。在经历培训之后,像换床单这种工作就很轻松了。“老人身上容易产生皮屑,常换床单和衣服会让她舒服一点。”

  她也碰到过失智的老人,会骂人甚至打人。但是韩英知道,他们还有残存的意识。她看到,别人骂失智的老人,老人也会哭,“所以我要把他当正常人一样去对待。他们把我当女儿一样,有时候会说:‘女儿来了’。”

  秦姝颖也负责护理一位60多岁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会变着花样去哄着他。“今天中午有好吃的,真香。”她假装咂吧着嘴,手在嘴前面比划。

  这个患者不喜欢洗澡,每次洗澡都会愤怒地打人。有一次把秦姝颖的胳膊捏得青紫,一个礼拜才消掉。她能理解他们,“他长期卧床,哪都去不了,心里郁闷。有时候我去看到他愣愣地望着天花板,半天才能把目光移过来,我就让他静静地待会儿。”

  “他妻子跟他说话他也不理,还拿拐杖打她,有时候她会和我说,要不要把他送到养老院去。我就安抚她多一点耐心,养老院的老人多,难免没有家里照顾得无微不至。”

  关注3

  为家属提供专业性护理培训

  北京市石景山区民族养老院是北京长护险首批协议护理服务机构,在院老人将近500人,其中里面有140人享受长护险待遇。石景山区医保局长护险试点办公室负责人李强介绍,长护险能为居住在养老院的重度失能老人每个月节省近2000元负担。

  苏州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长期护理保险科副科长朱蕾艳称,长护险实施以来,也促进了苏州养老产业的良性发展。苏州市住院护理机构从最初试点时的25家增至140家,居家护理机构从零起步扩充到100家,居家护理服务站点达到423个。

  “目前入住护理院的中度与重度失能人员定额标准分别为每天23元、30元,一个月算下来长护险能为失能人员减轻经济负担900元左右。同时,住护理院的失能人员发生的医疗护理费用由医保基金按规定支付,每人每月平均可减轻经济负担近3000元。”朱蕾艳介绍。

  除了在院享受长护险的人员,养老院还存在一个辐射作用,他们会上门提供居家服务。目前北京市石景山区民族养老院负责80个老人的长护险居家服务。

  “这80个老人的家我基本都去过,会发现家属在照顾方面专业性很差。比如老人的翻身不到位,就会产生褥疮。我们发现老人的骶尾部已经破皮了,家属不知道那个是压疮,于是把这个部位垫得很厚。但是垫得越厚,老人这块部位越容易破皮。”石景山区民族养老院院长郝青青记得,他们给好几位老人家属指导过,这种情况一定要翻身,适当使用防褥疮气垫,保持老人身上干燥。

  李强介绍,石景山区已将家属纳入居家护理员范围内,对家属进行培训,使他们在护理老人的时候更专业。“我们刚开始开展服务的时候,发现很多重度失能老人肌肉萎缩、关节扭曲,家属连患者指甲都不敢剪,洗头更洗不了。后来我们就慢慢教会他们这些照护技能。”李强回忆道。

  参加长护险之后,李淑英的儿媳孙志红跟着秦姝颖学习了肩关节被动活动手法及老人需要咯痰时正确拍背手法等。

  这样的家庭照料者交流培训青岛也在开展。“通过我们传授照护技巧,舒缓家属情绪,提高患者及家庭生活质量。”青岛市医保局工作人员介绍。但是相比教会家属照顾失能失智老人来说,青岛发现,延缓预防失能失智更为重要。“我们开展失能失智筛查及功能维护训练,比如吞咽训练、肌力训练、防跌倒训练等。”

  试点至今,青岛长期护理保险享受待遇人数从约8000人扩大到了7.1万人,资金支出从约4500万元增长到了35亿元,护理服务机构从143家增加到了978家。

  关注4

  未来长护险覆盖范围应扩大

  在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乔晓春看来,长护险制度在中国是必须要建立的一种制度。“老年人的主要需求就是日常生活、看病和照护这三个方面。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满足的是前两个方面的需求,而照护是老年人最需要的服务,目前仍然是一项空白,所以长护险的试点和推广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乔晓春认为,长护险试点地区从总体来说,经济情况都较好,医保统筹基金相对有剩余。目前长护险基金的主要筹资方式是从医保中划拨一部分钱,当地政府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钱。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教授朱铭来也认为,目前长护险的筹资方式埋下一定的隐患,各地医保基金的结余情况不一样,这种模式是否适应还需要长期试点观察。“长护险单独筹资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要完善多元的筹资方式,使其形成良性的收支平衡。”

  “目前国家对于长护险没有统一的政策,不同试点城市的方案完全不同,都有各地的特色,建议国家统一标准。”一些城市也表达了对于国家制定长护险统一标准的期待。

  今年8月,国家医保局会同民政部印发了《关于印发〈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试行)〉的通知》,在总结地方经验基础上,从待遇均衡性、制度公平性方面考虑,国家统一了失能人员评估标准。

  除了这些问题之外,上饶市医保局在试点过程中提出了人才严重缺失的问题。上饶市医保局长护办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护理服务人员普遍存在专业技能低、年龄偏大、人数偏少、服务水平良莠不齐等短板,随着长护险保障范围的扩大,享受待遇人群的增长,护理服务人员已无法满足失能人员的护理需求。

  人员缺失不仅在于护理服务人员,还在于医学类和信息类的长护专业经办人员的短缺。之后上饶市会加强对亲情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鼓励定点护理服务机构优先吸纳亲情护理人员,积极引导亲情护理人员再就业。

  据国家医保局消息,截至今年8月3日,49个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参保人数达1.34亿人,累计享受待遇人数为152万人。

  乔晓春认为,未来中国长护险的覆盖范围应该逐步扩大,因为老年人的照护需求不仅仅是医疗照护或康复,更多涉及很多生活方面的照护。

  (文中李淑英、唐春兰均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郭懿萌 【编辑:刘星辰】

X 关闭

精心推荐

Copyright ©  2015-2022 今日建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